目录
特别关注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基本问题董金城;寇小希;唐燕;谷芳;1-4
机制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李能华;谭吉华;白玲;5-8
高校生命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王树涛;赵晟锌;尤宏;9-12
专题研讨
互联网途径下“中药药理学”考试与质量评价喻录容;何先元;张义兵;程鹏;李昕燃;13-16
新工科背景下关于本科培养方案的思考与调研——以山东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张文睿;刘音;乔延路;曹晓强;胡术刚;17-20
接受理论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耦合机制研究陈君;钟婷;21-24
异地校区研究生培养问题思考李长生;肖永康;25-28
运用教育测量学思维分析临床教师发展现状黄炯周;罗碧辉;29-3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研究董波;34-37
国内外英语课堂提问研究分析与评述冯青;38-4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现状及分析严杰;42-45
教改创新
“弹性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李信富;王赟;钱荣毅;46-49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以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为例陈杰;黄世泽;洪玲;欧冬秀;50-53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毕春艳;杨雪梅;54-57
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军校“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教改探索黄彭奇子;段晓君;晏良;黄文伟;58-62
基于“四维统一”模式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韩美东;何巍;王娜;63-66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例贺君;刘志伟;王帅杰;67-70
面向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课程改革——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平续斌;刘永奎;71-74
新工科背景下“随机过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蔡立刚;李媛;丁宁;75-7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环境化学”课程改革探索吴伊波;姚敏;程军蕊;79-82
课程思政改革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林欣;秦明芳;黎琴;王爱春;申蕾;83-86
地方高校特色的“以本为本”促“四个回归”——以安徽科技学院基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为例周毅;张平;陈世勇;邹长明;汪建飞;87-91
“1+X”证书下高职院校BIM课程教改研究陈红杰;李高锋;张兰兰;张卫伟;92-95
探索与实践
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探究——以北京化工大学“晨星志愿者团”为例王世超;解静;叶欣;96-99
大学德语课堂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究水婷;邓涛;100-104
新农科理念下“土地规划与整治”课程建设及实践张池;梁中龙;刘科学;李灿;赵兰凤;105-108
“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讨韦国兵;胡奇军;109-112
导师制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孙岩;张玉华;韩玮娜;周进;113-116
教法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张乃龙;117-120
“流体力学”全英文国际同类课程调研分析尤翔程;李世远;121-124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张志宾;吴勇川;郑志坚;柳玉辉;刘云海;125-128
汽轮机发电术语特点及句子翻译策略探究鲍松彬;许文婷;129-132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黄小林;刘光源;133-136
新工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刘言;李媛;苏晓明;137-140
“高分子物理”教学中科研反哺教学的路径探析董延茂;袁妍;周兴;李继航;麻伍军;141-144
模拟法庭在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李祖童;彭俊;145-148
“工单制”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初探——以“Linux系统安全管理”为例叶和平;龙立功;熊翌竹;149-152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TBLT教学的SWOT分析胡晓琳;沙吉庆;韩亚蕾;153-156
学生教育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魏晓雨;谢卓艺;157-160
科教融合背景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多维模式构建茹丽先;161-164
高质量就业背景下的工程类本科人才敏捷培养模式构建李莉;刘志光;吴怡;165-168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王志秋;任亮;169-172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构建闫红敏;173-176
医学儿科专业医学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石婷;田健美;177-180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红光;南桂仙;崔馨月;181-184
基于公民道德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马小川;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