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特别关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育人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侯幸;王佳政;1-4
融入学科竞赛知识体系和元素的课程体系研究与重构高有堂;王东云;薛冬梅;宋家友;梁明亮;5-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研究赵鸿忠;张璐;12-15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业状况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狄振鹏;刘昀;李世美;黄毓;邹云南;16-19
专题研讨
高校篮球课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孙义;20-23
依托“双创”育人的实践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机电研究中心为例权龙哲;张影微;刘立意;24-27
医教协同背景下关于基层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现状的思考卓海燕;吴若霞;胡思;祖冰畴;28-31
关于培育民族预科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两点思考杨洁梅;32-35
地方高校一流“抽样调查”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温鲜;霍海峰;36-39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学术科技类社团协同的三个维度王淑军;刘国平;严萍;杨慧;柏晓武;40-43
本领恐慌与能力提升:高校新手辅导员的困境与突围胡彩;44-47
赋能与重塑:新时代高校教学秘书的转型发展唐魏;48-51
应用型本科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对比分析董晓军;管海辰;曾令容;易文中;黄民江;52-55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ICT人才培养问题及策略研究张乐芳;任志宏;张迪;56-59
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杨春;60-63
“一体两翼”构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新路径研究——以J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颖燕;64-66
教改创新
“一核心双主线四维度”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以“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利用”课程思政改革为例皮琳琳;67-70
“戏剧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曾慧林;刘上冰;71-74
新工科背景下船海特色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熊骋望;刘云龙;董茜茜;75-78
“半导体物理”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万逸;胡婷;崔冬;79-83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思考——基于中美高校建环专业教学比较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杨秀峰;于加;倪美琴;84-87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张袁元;颛孙随意;许丽娇;辛江慧;88-91
公安院校的“五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宋薇;胡志刚;92-95
课程思政背景下“离散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刘亚婷;尚顺先;96-99
探索与实践
电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成效马玉林;霍华;黎德育;王家钧;100-103
建构主义理论在OBE教育模式中的应用与研究许康;王照亮;张克舫;马永;104-107
“新文科”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的探究与改革实践——以西安外国语大学“广告学概论”课程为例朱茜芸;108-111
基于雨课堂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陈红翔;简太敏;李亚屏;112-115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董珍慧;116-119
教法研究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例王莹;雷引周;侯党社;120-123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方娟;蔡旻;高明霞;苏醒;124-127
实验辅助教学在“燃烧理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冯运超;马立坤;朱家健;那旭东;赵玉新;128-131
虚拟仿真技术在树木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段一凡;李垚;李蒙;方炎明;132-135
基于TOC模式的小班课教学实践张大巧;李亚雄;魏应兵;常燕;136-139
项目驱动的“金属工艺学”教学实践研究杨敏;李长河;刘永红;刘新;张彦彬;140-143
湿法纺丝实验虚拟仿真教学与课程思政模式探索江峰;隋坤艳;袁华;张小艳;谭业强;144-147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的实践研究莫玲玲;148-151
论“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在营销课教学中的应用刘筱婷;152-155
案例教学法在秘书实务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张宇红;156-159
虚拟仿真技术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晓芳;卢付强;时翔;160-163
学生教育
新时代新农科国际视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类专业的实践为例程安春;曹三杰;廖鹏;贾仁勇;陈舜;164-167
基于诚信教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田晨;王玖仟;鲁悦;168-171
实践、创新:医学高校美育协同育人及第二课堂路径探析——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王晓琦;朱凯;172-175
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业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供求视角朱伯伦;176-180
高职院校农牧专业“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究张蕾;张响英;陆艳凤;章敬旗;181-184
加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扶丹丹;185-188